2008年5月9日

不成功的融合,成功的表演










Christian Lacroix做出了華美的衣服鞋子項鍊配件,David Dubois和Christian Rizzo則是愉快地重組;看完展覽後反覆看了好幾遍簡介,但沒能得到解答(我習慣先看完再看介紹單,好像有印證做用那種)。我必須承認這次展出非常非常吸引我,大量的人體模特兒以各種姿態或坐或臥或手提安全帽(裡頭還藏了珍珠項鍊)塑膠袋(裝有假盆栽),有面向牆壁角落的,也有在衣櫃前的,還有戴著耳機的。而這些人體模特兒全身被緊密包覆-從頭到腳,沒有面目,沒有露出任何一點模特兒的材質,長髮覆臉要不就戴著面具,所有人必定戴手套,穿絲襪-即使觀者的角度幾乎看不到-而這剛好是我的問題-簡介的「反常.返常」所指涉的時尚與日常,工業產品與藝術,實質上並沒有真正的融合-也就是,會有人穿著帳篷去買水果嗎?將全身包覆得密不透風穿掛了一大串的手環,帶著面具走在路上?有趣的是,我想起黃碧雲說她在劇場聽說一位盲觀眾,因為看不到字幕,散場後在摸了舞台上的紗,「只有他和我知道,紗的柔軟」;因此我悄悄地摸了其中一件衣料,是一件好看的經典格紋大衣和紗料黑色篷裙。

到了一個房間,有1976耳機裡的新浪潮封面那顆舞台燈,緩緩旋轉(時尚真讓人頭暈);戴著犀牛面具的模特兒雙手叉在髮際顯得很性感,我忍不住想知道她是不是也戴手套(燈太暗了看不到),又偷偷伸手去摸-剛摸到,呀沒有,工讀生的聲音就大聲地響起小姐請勿觸摸展品-好我說,心裡覺得很好笑。那是整個展出裡唯一沒有戴手套的模特兒呀,我只是想確認這件事。

後來看了簡介,不確定展出者要表達的真的是日常生活這件事嗎,精細又華麗,緊密到讓人窒息(究竟如何日常生活?),各種造作的姿態-但絕對是有趣的。簡介提到一點-服裝的戲劇質地及其繁複華麗。差不多是這樣形容。完全的表演。我記得自己還特地看了耳機的廠牌,但一離開就忘光了。


展到6/15,還蠻有意思的,假人們的伸展台。當代館-反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