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算看完"挪威的森林"而且忍不住偷看了一下手上的版本,二版二十三刷!究竟村上春樹怎麼會賣的這麼好啊。
大三的時候和班導阿賢提過,村上春樹老寫那些「安靜美麗聰敏溫柔」的女孩,真讓人受不了而且世界上根本沒有這種人大概像綾波零那樣只存在幻想裡的機器人才符合這種條件吧;阿賢說但也許是因為這樣小說才型塑出這種角色啊反正生活裡已經夠多呱噪尖銳的女人了。我大笑但我沒說,這不是另一種柔性到令人窒息的霸權嗎。
在那之後我幾乎不碰村上春樹的小說,散文集雜談這類的卻讓我感覺好很多,村上春樹的文筆和觀察都相當相當好,因此不能說是不喜歡他。
"挪威的森林"的後記裡村上提到這是很個人的小說,忽然想到他在"海邊的卡夫卡"裡修理了那些女性主義者,噗的笑出來,他的意思大概是,喂這是我寫的小說啊,我想讓我的角色呈現怎樣的狀態是美是醜還是冰雪聰明或任性不安,你們幹啥管那麼多!我大概也是被罵到的一員吧。
然而撇開理論主義那類東西,我想"挪威的森林"其實是一部關於「關係」的小說(不過村上說這是一部百分之百的戀愛小說),作為小說最有趣的地方也是一種承載各種人們加諸自身經驗的重合閱讀或誤讀。我想提的角色只有一個,就是男主角大學時代的朋友永澤(雖然都忍不住想到小丸子裡的永澤…),永澤是唯一一個要讓自己從所有關係裡頭截斷的那個人,聰明自負,考上了外交官之類的職務會到國外去,被問到女友初美怎麼辦時答「那是她自己的問題。」並直接地說,就算她和別人結婚也無所謂。後來初美果然和別人結婚,但兩年後就自殺了。唯有到初美自殺的時候,永澤才能感到關係斷絕的不可能性;但有趣的是,或者不是?不是因為永澤,而是其他?感到自己曾經深深傷害過某個人,是否也是對自己太過有自信?(我強大至,能傷害你?)
又有一點也很好玩,小林綠說自己想要的任性是那種忽然非常想吃草莓蛋糕,有人氣喘吁吁地幫她買回來時,她會說,我已經不想要了,然後把蛋糕扔到窗外;並且,那人必須完全明白,然後溫柔地說,我懂了,那妳現在想吃什麼呢?看到這裡我的忍耐神經發作,直覺如果遇到這種人肯定把她也丟到窗外去。(給我吃掉!這樣尖叫)
為什麼會覺得任性被理解了,就願意愛著這個人?包覆各種可能性的,對我而言其實只有一種,就是冷漠。冷漠才能做到不對各種任性反駁;而永澤就快要做到這點了,初美的自殺卻讓他感到很悲傷。我才驚覺到,最冷漠的那人其實,是男主角;始終以各種無所謂的姿態等著,看著,直子也好,小林綠也好,玲子姐也好,陌生的不認識的女人也好,可以了就上床,以為自己堅強地等待,才不。才不是。他才是那個最冷漠的,以為自己深深愛著誰的,感受誰,想念誰,然而卻誰都可以讓他擁有短暫的溫暖,墜入愛情的想像。
(其實那男主角就是村上本人吧)
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樹
時報出版
4 則留言:
我沒看他任何一本長篇,翻開就是快睡著。不過短篇就很好讀,一種灰白的寂寞,就算無奈還是挺輕鬆的。如果每一個人都很冷漠,像精靈一樣,完全的理性協調,那大概真的會很輕鬆吧,可能還是很寂寞,甚至更寂寞,可是就不會感到窒息與擁擠了吧。
大概沒有人(能夠)是真正冷漠的吧。在想這件事的時候忽然感覺找不到繼續想下去的路徑,和你提到的極限一樣。「灰白的寂寞」真是妥貼的形容,但我都沒看過短篇吶。
我看到一半總覺得跟你說的一樣主角就是本人吧,但看了兩三次後才越覺得好像是主角嚮往變成這樣的人吧。也可能是男人都想變成那樣的男人吧。
這本是我下部隊後第一本買的書ㄟ,之前竟然完全沒看過他的書,之後還跟著買了大亨小傳,之後我就更承認我學習力真的很差,如果沒旁人推薦阿,我走進書店都只能當逛街,可是一旦有點衝動+買到好看的又覺得真是賺到啦!
(好那我就多嘴推薦)
好看又沒啥負擔的小說算是推理小說,獨步出版的幾乎都相當合適。如果要看悶到不行但看完又感到哎呀好像忽然明白什麼的那種就選行人出版的,這類的目前在挑戰(其實是買都買了)
最近看完的是悲傷動物(很好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