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臉紅的夏日》很美,農場,馬,泳池,河,房屋,走廊,視覺上的選擇都非常優雅,連切割牛體、劃開牛的喉嚨或者雞身與斷去雙腳的畫面都美麗,也因此有隱隱的恐怖。K先前說著,為什麼只有女性影展?為什麼沒有男性影展?同性戀影展?變態影展?...前一期的ACT藝術觀點裡也有如是的質問、追溯與陳述;女影做為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的產物,於今性別意識上的酷兒主流徒餘名稱的意義為何?
女身的禁臠可能從來沒有減弱,而在美的定義愈加嚴苛下成為內裡規範(你胖沒有關係,我不胖就好。你老沒有關係,我不顯老就好。)(不嘲笑但不允許自己如此,便是「正確」的嗎,你以為選擇,是哪裡來的),年輕的,瘦的,無皺紋的,白的,勻稱的,剛好的(誰會是剛好的?什麼是剛好的?不可以所有的都是剛好的嗎?),奇特的是在現今仍是愈演愈烈。好吧如果,數十年後我們覺得皺紋很美,市面就會出現長出皺紋霜。
被視為男孩的馬利歐纏住胸部,在農場上幫工,驕縱的侯莉躺在椅子上舒服地垂著腳。馬利歐要騎夏修出賽,夏修是這裡最好的馬。馬利歐的母親在侯莉的醫生父親說明時流淚,說「醫生怎麼能弄錯呢?」「馬利歐一直很健康...」,馬利歐在被侯莉發現流血時,要侯莉「不要告訴我媽」;已經深知父母對自己的要求與期待(「身為一個男孩要表現的強壯與勇敢…」)我喜歡侯莉在父親要教她寫暑假作業時她嘀咕著「是你教得不好」,還有初抵農場時盪著農場的柵籬;醫生是有著雄厚文化資本的象徵(開頭整理著的那些厚重的醫學書籍...),也因此小女孩的驕傲與自由才能如此突顯。農場工人則不,父親訓練馬利歐鋸開牛體,和侯莉的父親聊著「他以後會成為一名好屠夫」。
馬利歐騎著夏修越過終點線,預感成真,他並沒有停下來而是在眾人的高亢情緒中繼續奔馳,然後鏡頭給侯莉一個會心的微笑。雖然有人用過了這種手法,我以為較好的是侯莉之後來到河邊,脫去馬利歐的襯衫與纏布,兩人一仰頭噗通地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世界靜好。醫生父親在解釋馬利歐「因為腎上腺素製造較多雄性激素,所以在外型...」侯莉摀住耳朵發出「嗚--」的聲音,企圖抵抗所謂的正確與正常的解釋。那很好,「我喜歡這樣的你。」這樣就可以了,甚至也不用回答。
臉紅的夏日 El Último Verano de la Boyita
茱莉亞.索羅門諾芙 Julia Solomonof
Argentina, Spain, France
20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