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2日

搖滾樂救世界

話說我終於借到二十世紀少年vol.22和二十一世紀少年上下了。然後也把幸福黃色電影看了(怎麼感覺都是遙遠到快過期的事)。二十世紀少年最後一集還不到第五話我飆出淚來,春波夫啊不再是個受歡迎的演歌手而是鼓手查理啊,就算沒有人來買烤雞還是有好好練貝斯的比利啊,萬博的演唱會,賢知不是回來了嗎。我不喜歡英雄(為什麼主角都是吉他手啊…),但浦澤直樹把故事架構得又複雜又好看,每個角色都有不同的性格,也讓每個角色對整個「朋友」要讓人類滅亡有著不同的方式面對。義常說,感到害怕的時候,就趕快逃走吧。然後總是嗚嗚嗚地哭著。阿區就是那個對自己要求很高很高要精準地達到自己標準的男人。非常帥氣的貴理子說,要哭哭啼啼到什麼時候?想救人,你自己要先活下去。青蛙仔說,讓我上去啦疫苗在上面我要負責…

但所謂的正義是什麼呢,是從來沒有犯錯,或者像賢知最後說的,他已經拼命道歉了,雖然那可能也無法挽回什麼…都無所謂了吧;世界從來也不是一個人和另一個人對抗後就會和平或毀滅的啊。那也沒有關係,搖滾樂還是很棒,管他是菁英還是反叛,賢知用搖滾樂告白也失敗啦,在最後的演唱會上也不再唱鮑布藍儂啦,他說,我不是你們想的那種人(經營個便利商店也失敗呀),高須說賢知不配當正義的代表(就因為他偷了徽章嗎?)…

定清將小刀架上「朋友」的脖子,卻發生了大爆炸;賢知把他拉出來,他問賢知:我們可以一起玩嗎?臨死之前笑了,因為賢知回到虛擬機器和即將搬家的他道再見…大家一度以為定清便是「朋友」,最後他都只能告訴自己「我是好人。我是好人…」還真讓人挺傷心的。

所以最後的「朋友」是勝保嗎?為什麼搖控器在敷島教授的女兒手上(這號人物之前真的出現過嗎…)?「朋友」成為一種操控意念,當初「朋友」的口號不也是拯救世界嗎;成為一種集體狂熱之後,領袖是誰根本就沒有差啊。

播著20th century boy告白失敗的賢知說,「根本沒在聽嗎」「…到最後,什麼都沒改變啊…」(問題是雪次根本沒聽出來吧)躺在地上的他,愉快地聽著隨身聽,身旁是一隻假裝成吉他的掃把,和20th century boy的黑膠…


20th century boy-T-REX
http://tw.youtube.com/watch?v=Ylww2dOW7fg

支撐一部漫畫八年的歌,怎麼聽都很煽情…哈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