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型男日記/麥田/Editions de Paris
麥田的瘋巴黎書系版面和顏色都好棒,色彩鮮亮,天清氣朗,以致於其實沒那麼好看的男孩舉手投足都有魅力,哈。和同書系另一本巴黎設計與羅伯特希羅一樣,每位人物會介紹帶給自己靈感或者推薦的日常場域,雖然很不賴,不過真要去巴黎再說了。(但怎麼每個人都對食物瞭若指掌啊!酒類和醬汁,真是太吸引人了!)世界只有方糖那麼大/商周/Marcus Chown
我總覺得看到量子與原子這些物理名詞時,感到非常奇幻而詩意--像是目錄頁的那些句子:「我們如何發現萬物是原子構成的/而原子幾乎是空的」、「為什麼分處宇宙兩端的原子/還是可以瞬時影響對方」、尤其是「我們如何發現光是宇宙的基石/而時間和空間只是流沙而已」,事實上,我是將它當成一本詩集來讀。
世界城市散步學/麥浩斯/La vie
其實不算挺創意的,但城市的漫遊一向令人愉快,尤其旅行者們以自己的專業範疇伸出觸角,劉黎兒寫到鞭辟入裡的京都料理,鍾文音流連的詩人小城波士頓,傅慶良的爵士東京,葉孝忠的慢速里斯本…都是其中我非常喜歡的篇章。私景點的部分,如果可以多一點特殊情感就好了。還有覺得,可不可以全部都彩頁啊!然後掉字的部分有點嚴重喔。
歐赫貝奇幻地誌學/時報/Francois Place
看完A-I就決定要把之後的J-Q、R-Z也買下來!對不同世界的著迷,因此不能自己地被吸引;Francois Place除了細緻的繪圖,說故事的能力也相當好,光是描述第一個國度Le pays des Amazones,啞巴音樂家歐福諾的彈奏,就讓人十分嚮往。故事中還有故事,串連而成奇幻國度,Francois Place說,希望能為讀者帶來驚喜與新奇,並尋得作夢的題材,我想他是辦到了。
時尚設計師的言語.心.夢想/布克/福田春美
布克所作的松浦彌太郎這系列只工作不上班的書,大概是因為自己也很希望可以如此,所以每本都看得津津有味;結論雖然都是差不多的,但看每個人自剖的失敗與努力,遇到的貴人和奇妙的事,都是非常有趣的體驗啊。這麼一來也就覺得自己似乎相當幸運呢。
廢墟本/麥田/編:中村薰,攝:中筋純
日本原來有這麼多的廢墟呀…誠如台灣廢墟藝術家姚瑞中說過的,「人類歷史的命運,具有某種無藥可救的荒謬性」。但廢墟本不以理論性或空間概念去談論日本廢墟,而是找出過往的故事,成為廢墟的原因,以及廢墟現今的狀況。中筋純的鏡頭下,大部分的廢墟仍然相當美麗,只不過難逃中村薰的毒舌呀。
人外人/典藏/姚瑞中
姚瑞中攝影集。部分照片在之前北美館的「台北二三」展出過,對廢墟中的科學小飛俠和路邊的暴龍印象非常深刻;而更多更多的,八里沿途的廢石雕(那些維納斯,那些彌勒媽祖關老爺孫中山蔣中正),三芝一帶的破落飛碟屋(所以我們都回到火星去吧地球好危險喔),舊時公園奇異的石大象猴子長頸鹿,八仙過海何仙姑呂洞賓烏眉黑目一片頹落,舉目瘡痍…更多更多,佛祖手指著光,觀世音白淨瓶一滴便能救人而觀世音倒下,一切一切,都是廢墟以及,即將成為廢墟的那些……
pic:
捷運的雨天。薔蜜那時還在距離350公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