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6日

哀樂古巴












到澳門去的時候,曾經在邊渡有書停下,好好地翻看和休息。Q和我各買了一本「澳門難忘」明信片集,兩人都對那樣的光影著迷不已。事實上,另一本關於古巴的攝影輯我也差點衝動地買下了,但想到之後還得帶著書趕路,便作罷,想著台北大概也買的到,而且應該更便宜。

後來我沒有去找這本攝影輯,反而看了一直沒看的「樂士浮生錄」。我一直錯以為這是劇情片,原來是紀錄片啊,拿到手上才知道。很妙的是我覺得紀錄片比劇情片還要有說故事的味道。

我原以為自己不曾聽過古巴音樂,但影片唱起歌的人們幾乎是歡快的,每首只要聽了前兩句,後面就可以跟著哼唱,十分瑯瑯上口;無論他們是在錄音是在街頭還是在卡內基劇院,都有教人瘋魔的吸引力。這些古巴樂手們寫出膾炙人口的樂曲(我一直有在聽爵士樂的感覺),生活卻相當簡樸,主唱伊布拉印飛列的家中狹小,他說,我們古巴人都很懂得拒絕。好的或壞的,都懂得拒絕。這真的很讓我感動,他們覺得可以了,夠了,不要了,生活便可以這樣過下去。

但在台上的他們穿著畢挺的西裝,又覺得他們本來就該在那裡接受群眾歡呼。古巴音樂大多是愉快地描寫愛情的,也有哀怨綿密,也有輕快好笑的;歌詞十分寫實,都是小人物的日常,每首歌裡幾乎都有女孩的名字,而且和聲唱得真棒!印象中有一首歌是寫一個牧場主人辦晚會,大家就拿三角鐵和鈴鼓來唱歌,因為他們是農人,只懂得用這些樂器…十分可愛又直接。

古巴在切.格瓦拉的革命後並沒有變得比較富裕或平等,當然這也不能怪罪於切。何況切還是有志青年的象徵圖誌,古巴人心中的英雄。只是英雄又如何呢,在生活的興盛與衰敗中,有人總是彈奏吉他或鋼琴或提琴或敲打定音鼓,有人總是唱歌,並希望能好好活著,就好了。


樂士浮生錄BUENA VISTA SOCIAL CLUB

文.溫德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