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哪位禪宗師父對一位修道者的問題「怎樣是修行?」答以「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這樣另人心情愉快的回覆,可能每個人見解不同,我是覺得這樣的境界真是高得不得了,畢竟是凡夫俗人,東想西想的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這麼灑脫又定靜。
2007年10月31日
睡覺
2007年10月28日
沒有人是清白的

大學時期的班導阿賢曾提到他在哥大讀傳播所時看過的一部片「發條橘子」,由於過份暴力的緣故台灣目前仍然列屬禁片,當時是在講傳媒理論,究竟對大眾的影響為何;整堂課下來,不,說不定是四年下來,就屬他說過這片部讓我印象最深(嗯那個,阿賢應該不會太難過吧…)。那時候心裡想著無論如何要弄一部來看看,是哪樣的暴力程力又是哪樣的影響;後來因為遍尋不著,一直到前陣子才從露天拍賣找到了大陸的翻譯版,考慮再三(怕翻得太糟我英聽又不夠好的情況下會被誤導)後還是下標買回了,不知道有沒有關鍵情節被剪掉。
不過我覺得還好,雖然有被一開始主角貼在下眼瞼的睫毛貼紙和「奶吧」的人體模型們小嚇到(主角臉部的特寫尤其是那雙眼睛,太久了,讓人忍不住別過頭去)。導演庫柏力克使用大量音樂節奏搭配大量毆打或大量性交的畫面,很有喜劇的荒謬感;揍、揍、揍,答答答答拉,做、做、做,答拉拉答答答…。飾演主角Alex的演員可能演得太好了,眼神讓人充滿不安;不是純粹壞人那種「就是要讓你知道我是壞人」,而是既聰明又歡快的、帶一點天真的的邪惡,讓人非常不舒服。將做盡惡事的日子稱為「那些無憂無慮的日子」,強暴的同時快樂地哼著曲子,然後還說上帝的旨意…完全無道德也無關緊要。可能擔心這樣的風氣盛行,才被列為禁片吧。
但關於惡,什麼樣的程度或什麼樣的惡,才算作惡?當初被Alex綁住親眼看著他強暴自己妻子的作家,在看到改造後的Alex重新出現在自己面前,知道音樂對他的影響後把Alex反鎖在小房間然後大聲播著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聽見Alex痛苦地撞地板,作家臉上浮現了滿足的笑容…那一刻是相當可怕的,徹底讓我想吐。暴力滋養暴力,惡滋養惡;從前受過Alex之惡的人們一下子全部出現,並同樣以惡待他。而提出改造計畫的政治家最後和Alex達成共識愉快地接受媒體們啪啦啪啦的閃光燈,面對更老謀深算的政治家,Alex的腦裡又歡快地想像著性交場景了。
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
史丹利.庫柏利克
2007年10月26日
哀樂古巴
到澳門去的時候,曾經在邊渡有書停下,好好地翻看和休息。Q和我各買了一本「澳門難忘」明信片集,兩人都對那樣的光影著迷不已。事實上,另一本關於古巴的攝影輯我也差點衝動地買下了,但想到之後還得帶著書趕路,便作罷,想著台北大概也買的到,而且應該更便宜。
後來我沒有去找這本攝影輯,反而看了一直沒看的「樂士浮生錄」。我一直錯以為這是劇情片,原來是紀錄片啊,拿到手上才知道。很妙的是我覺得紀錄片比劇情片還要有說故事的味道。
我原以為自己不曾聽過古巴音樂,但影片唱起歌的人們幾乎是歡快的,每首只要聽了前兩句,後面就可以跟著哼唱,十分瑯瑯上口;無論他們是在錄音是在街頭還是在卡內基劇院,都有教人瘋魔的吸引力。這些古巴樂手們寫出膾炙人口的樂曲(我一直有在聽爵士樂的感覺),生活卻相當簡樸,主唱伊布拉印飛列的家中狹小,他說,我們古巴人都很懂得拒絕。好的或壞的,都懂得拒絕。這真的很讓我感動,他們覺得可以了,夠了,不要了,生活便可以這樣過下去。
但在台上的他們穿著畢挺的西裝,又覺得他們本來就該在那裡接受群眾歡呼。古巴音樂大多是愉快地描寫愛情的,也有哀怨綿密,也有輕快好笑的;歌詞十分寫實,都是小人物的日常,每首歌裡幾乎都有女孩的名字,而且和聲唱得真棒!印象中有一首歌是寫一個牧場主人辦晚會,大家就拿三角鐵和鈴鼓來唱歌,因為他們是農人,只懂得用這些樂器…十分可愛又直接。
古巴在切.格瓦拉的革命後並沒有變得比較富裕或平等,當然這也不能怪罪於切。何況切還是有志青年的象徵圖誌,古巴人心中的英雄。只是英雄又如何呢,在生活的興盛與衰敗中,有人總是彈奏吉他或鋼琴或提琴或敲打定音鼓,有人總是唱歌,並希望能好好活著,就好了。
樂士浮生錄BUENA VISTA SOCIAL CLUB
文.溫德斯
2007年10月25日
盡全部生命的一件事,
因為看《交響情人夢》覺得還蠻有意思的,後來我便去找了上野樹里的一些資料。看到她接受專訪時說自己每個工作都是經過試鏡得來,坐三小時的車去試鏡,再坐三小時的車回家;因為自己是個演員,沒有所謂的挑選角色,如果讓人覺得自己的個性就是劇中人的性格,大概可以算是詮釋成功吧。這樣的話是非常驕傲也很坦率的,因為自己是個演員吶,所以必須演什麼是什麼。我相當喜歡她這樣的說法。
然後我想到安東尼奧尼最廣為人知也最常被引用的那句話,「生命對我而言只意味著一件事:拍電影。」其實僅僅是最表面的言語。想把怎樣的畫面和情節呈現給觀眾,而那銀幕下的付出又有多少;如果沒有恩莉斯的溝通,阿菲奧的燈光,開朗給人打氣的碧翠絲,簡卡羅的場務調度,服裝設計、髮型師、化妝師…;電影該怎麼拍成呢。溫德斯在《和安東尼奧尼一起的時光》裡細細密密記述著兩人合作期間,電影幕後發生的大小瑣事;儘管瑣碎儘管有著外行人完全不懂的術語,溫德斯誠實地述說不快與不安,以及每一場戲經過一磨再磨,燈光對了,場景對了,角色對了,鏡頭對了,總算結束的時候,帶給每個劇組人員的感動。當下每個人都是盡全部生命在拍電影的。
然而這樣不是很棒嗎。
和安東尼奧尼一起的時光
文.溫德斯
大田出版
2007年10月24日
非關交響的交響情人夢
我不知道是不是現在的日劇都這樣子(很久沒看),加了很多後製和特效,讓整部戲看起來簡直是真人版的卡通(但又更唯美)。或許是主角的性格本身就十足卡通化(大概所有人物的性格都很卡通化,畢竟原著是漫畫),兩人的嚴重反差(日劇的決定性因素)但對同一事物的熱愛,搞笑幾乎佔去整部戲音樂以外的大半;包括每個人都要來一下的死魚眼、野田對千秋拋出的愛心、隨便打一下人就會飛出去,以及遇到千秋就慌張的不知所以的奧山真澄(小出惠介飾)等等。想想,畢竟生活必須之外的都是娛樂產業,夢幻一點有什麼關係呢。
另外有一幕我一直沒辦法接受,或者說感覺不到,千秋去野田的家鄉(福岡縣某偏僻小鎮)找野田,兩個人正在講電話,計程車就從野田身旁經過;千秋看見了連忙下車,野田仍邊走邊講,好的此刻千秋就從野田的背後跑上前並抱住她(這也是全戲中兩人唯一有感情對手戲的部分),戲迷心目中的經典對白就出現了:
「一起去歐洲吧!本少爺可不想被妳甩兩次!」(這是千秋說的)
「Merry Christmas!」(這是野田呆滯之後裝可愛的回答)
我第一個反應是,啊咧,計程車錢付了嗎?
第二個反應是,啊咧,從頭到現在都不覺得千秋有喜歡野田啊,然後野田電話講一半被抱住,一般人第一個反應是尖叫吧?頭也沒回難道是有預感嗎?
好的戲迷請不要打我,我只是對這個經典橋段有一點意見而已。基本上整部片看起來是蠻愉快的,看著幾位演員有模有樣地演奏倒也挺享受。上野樹里的手十分漂亮,很合適接演奏類的戲;查了資料發現她是之前演過swing girls裡的鈴木友子,不過鈴木友子是哪個角色我已經忘光了。附註一提,swing girls也是相當好看的電影,台灣沒發行代理,有興趣的大概要去下載。
啊還有,我個人最喜歡的是三木清良(水川麻美飾),一聽到有人和她搶首席就動怒一拳把人揍倒在地。讚。(啊,喝醉的樣子也很可愛。)
2007年10月21日
日常的表面(及其以下)
原來現在是十月。我忽然發現時候已經鑄成大錯了。一個十一月生的朋友前陣子(九月啦)一直說要找我吃飯慶祝生日,一晃眼我以為已經十一月了,還傳了離線訊息祝她生日快樂,並說有機會再約之類云云。天吶,我在幹嘛。記事本上都寫著十一月,咦日期明明都對。
2.便車
去八里的班級準備完成某些事,說是說這麼說,並不能當作「去收回○○資料」一樣的指令執行,這是在工作中學到的事。一樣和老師同學聊天,一邊假裝很輕鬆地等著資料完成。結束的時候已經晚上九點了,一位老先生要我搭他的便車,同學們(都是歐巴桑歐吉桑輩份)也同聲附和著,我便上了車。雖然不是第一次搭同學的便車了,還是害怕有詞窮的時候。老先生七十八歲,依往例我必須打開話匣子,我問,您之前學過國畫嗎?
老先生便開口了,是這樣的,我之前是畫機械工程圖…
於在對話中,我知道老先生有一女一兒,曾在英國航運公司工作,也擔任過輪機長,負責訓練等事務,常到歐洲日本各地出差,住淡水三十多年,在房市最好的時候把第一棟別墅賣了。甚至我還問了英國人和日本人個性上的差異,他都愉快地回答了…
老先生極其有禮地送我到學校門口(那是需要多轉一個迴轉道),看著我進辦公室才離開。
3.安東尼奧尼
溫德斯寫了一本「和安東尼奧尼一起的時光」,完全是電到一樣的反應就買下了。大概花了二天看完,非常非常好,即便連什麼是搖臂什麼是變焦鏡頭都不知道,仍然看得十分入迷。當下有一種,既使每天工作十六小時,既使所有事只能重來再重來,既使重感冒既使淋雨,你會覺得所有一切都是這樣美好。你當下很累,想吵架,或想諒解,又很無力,但你知道有一種眼神,會讓你心甘情願。真的。
2007年10月16日
由此,
黃碧雲寫過一篇〈桃花紅〉收在《十二女色》裡,細青細容細涼細月細玉細眉細細,七姐妹的故事。母親李紅離家,大姐細青和父親周秋梨有曖昧不明的關係,周秋梨本是個戲子亦是美男子,卻從來不知道怎麼照顧家庭;周秋梨避去賭博,細青發高熱,躺在床上一直叫周秋梨,細涼煩了便進周秋梨房間扮作周秋梨的模樣再去看細青,為細青拉好被枕。
黃碧雲寫,「長大後細涼方明白,人們只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
「人們願意相信的,便是真實的了。」
細涼後來當「愛心希望生命意義傳銷商」,事業作得好大,對學員說,「把車賣了吧。比起人生意義來,車和樓算什麼呢。」而她快可以坐擁千萬豪宅,邊住邊炒衣食無憂。後來遇了一個約翰連,讓她損失十五萬八千九百七十七元。
「她以光是她的客人才需要謊言麼,她和她們沒兩樣。原來是一個騙一個而已,誰也不欠誰。她也更心安的,繼續她的推銷事業,她很愉快,又賺到錢,為什麼不。」黃碧雲寫。
我姐對著電視說,對對,他們的手法就是這樣,跟你說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有賺錢的方法。電視上的學生像細涼一樣說,有了健康,又有財富,為什麼不。我媽對著報紙說,怎麼,怎麼有那麼多騙人的人,什麼還可以相信。自焚的婦人說,我一生的心血全給騙了去,我只是想給兒女一點驚喜。只是驚喜成了驚奇。報紙上的民意論壇說,我想吃飽是不是我就是畜牲,還有人扯馬斯洛。
其實只是,你想相信什麼。
由此我便想起七姐妹的故事。那樣真,卻是假的,有什麼關係呢。你覺得受騙只會因為你願意被騙。細青執於她自以為的愛,卻只是,細涼扮作的周秋梨。2007年10月14日
空左臉
我右轉過去,空左臉繼續往前走。
殘缺總是遮掩的,空左臉的左臉蓋了一塊紗布,然而所有人都能一眼就明白他臉肉的減損。像盲者總是帶著墨鏡一般,殘缺者對世界懷有更多戒心。我無法不去想著所謂的完好與否,寺山修司在惡趣味之書《幻想圖書館》裡提到人們對殘缺者有一種「珍奇把玩」的心理,我並不是打算用道德標準去檢閱,只是想知道自己的憐憫是不是來自於怎麼樣也不能同等地對待殘缺者。
仁慈是什麼呢,而憐憫又能如何。
我永遠不會懂得的。
2007年10月13日
關於Milonga是探戈的一種變奏
陳雪提醒了我,時間與數字。王家衛獨有的敘事。故事往往另人著迷又自戀,錯誤的是什麼呢,而愛情又有什麼錯可言。她寫:「初次看完的時候我總不能理解,…為何周慕雲不愛白玲?…」我立時想起自己也是這樣感傷著。當時自己投注最多眼神的也是白玲,我總喜歡看傲的很美的那種女人,像S所說的「火焰一般漂亮的女人」,白玲是燒錯了(他說,是。我從沒愛過妳。),又熱又辣,卻永遠也進不了周慕雲的世界。(如果在很久很久以後,或者很久很久以前,你想你會喜歡我嗎。)錯了。又錯了。於是所有的就只好一直這麼錯下去,多好,就這樣。
「我們看著事物逐漸在變,雖然想要奮力一搏但依然不免覺得感傷。」陳雪寫。
關於Milonga是探戈的一種變奏,其實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我還沒看過《春光乍洩》,只是布宜諾斯艾利斯這種兩個男子的擁舞,讓我忍不住興起期待的念頭。
2007年10月11日
妖聲媚影.公主出巡
2007年10月9日
忽然
陳柏霖說,等一下,然後把水喝完了,跑去把保特瓶給拾荒的阿嬤。桂綸美笑了。
忽然就在捷運裡想起來,忍不住也笑了。怎麼會,那麼久了,除了片尾那句「在變成什麼樣的大人以前…」還鮮明如昨,大部分故事卻已經模糊面貌的時候,靜靜地想起一個當時並不在意的鏡頭。陳柏霖就跟著桂綸美一起搖肩膀。那樣的青春情節真的很好,好到我都覺得想哭。大概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單純吧,那種不顧一切的樣態(例如「你到底想怎樣?」「我就是想追你啊」這樣白爛的對話),是不是錯過了某個年紀之後,就再也不會擁有的了。
明天晚上,我可以和Q 去聽珊妮了。真好真好。
我們還沒變成大人吧既使已經錯過了某個年紀,在慢慢慢慢老去的身體裡尖叫掙扎,或者是在變成什麼樣的大人以前,我們都承受不可言說的傷害。
可能有一天我再也記不起某些臉,可能有一天我從此不再聽某些歌。忽然,我就老了。
2007年10月7日
那一些,那一些啊
該怎麼說呢。
有的時候,作為一個讀者,會好想好想讀到一部很棒的小說。像是CITY,像是最美的時刻,像是夢十夜。或者鬥陣俱樂部,我城,公主徹夜未眠。或者守門員的焦慮,明智的孩子,女情人們。之類,之類。讀得愈來愈多,卻覺得愈來愈餓。好像藥,癮頭大,無可自拔。但忽然清醒,便覺得膩。
文字很容易說得淺白,於是許多人會寫著翻來反去的故事,讓人讀了昏頭轉向。但文字也很容易隱瞞,容易掩飾,容易呈現出寫者的意圖;影像何嘗不如此呢,只是影像更多不被覺察的細節,不必被清楚說明便被溫厚地包覆著。影像容易被曲解,但曲解的是事件,而非影像本身。
我開始讀文字比讀圖像早,先讀注音版的唐詩三百首(我媽迷信的教育方式)才開始看漫畫而且過於注重對白,但我仍衷心喜愛閱讀影像書,葉錦添的流白,溫德斯的一次,都讓我非常著迷。我更願意如此相信:影像本身並沒有解釋和目的,它所選擇的(畫面主題)和除去的(不在畫面裡的),便是它敘述的方式。如此,它便完成了它的故事。
2007年10月6日
笨蛋○型
但是,(轉折點來了)我弟今年不知哪時捐了第一次血,才知道,什麼,竟然是A型!我說,真糟糕耶,這怎麼可以。然後我姐的健康檢查今年也特別檢查血液項目,什麼,竟然也是A型!這次換我媽說了,這怎麼可能!是不是弄錯啦…(可見我媽的誤解多麼深厚)
所以目前血型還沒被檢查出來的我就成為最大的謎團了(因為輕微貧血的關係,捐了四次血都沒有成功被阿姨說回家要補充鐵質喔),到底是A型還是O型哩,來來來,開個賭盤好了。不過我開始說,O型的人都樂觀開朗又積極…我姐則說,笨蛋O型…
另外,還是要當成日記來感嘆一下…柯羅沙!!!你壞了我和珊妮!!!我從沒聽過珊妮的live啊!!淚。
2007年10月4日
2007年10月2日
【廣告】關於旋轉門

一直覺得雜誌最迷人有趣的地方就是混雜各種調性不同的東西和人類(就算使用同一個主題)。想要好好的去做一個很即興、很快樂的東西,把不同的元素紛陳羅列,有古典的有惡搞的有很羅曼史的,甚至嚴肅的或白目的也可以;然後也藉著不同的展現而看到更多更有趣的從沒發現過的東西,不一定要怎樣。獻給所有和我一樣糊里糊塗卻又總是小心翼翼抱著某種牛奶美夢的人。獻給所有工作狂和非工作狂。獻給所有為人父母和非人父母。獻給總是在生活中發呆幻想或總是不發呆幻想的人們。
然後請到這裡http://revolvingrevolving.blogspot.com/來